城市因文化而盛,文化因建筑而兴。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度往往在其建筑中得到彰显,本土文化又在人居环境的点点滴滴中得到陶染和传承。当下,民族自信不断提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传承中华文脉、塑造新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耳熟能详的《枫桥夜泊》,让无数人记住了苏州的江南婉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交汇,古老而又青春的苏州又以再出发的先行者态势,擘画着高质量发展“新天堂”。
美好人居的构建,自然离不开新中式建筑和园林的时代表达。走进苏州,作为新中式建筑代表,由央企中国铁建打造的拙政江南项目,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山池逶迤、景致扶疏,俯仰之间弥漫着传统文人的志趣雅韵,干净而不落俗套的苏州园林气息扑面而来,为现代美好人居提供了独具中国风韵的案例样本。
文化自信:师古而不泥古
文化的延续,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守护。尤其是流传几千年的中国建筑,在朝代更替间不断吐故纳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国气魄和丰富多样的本土特色。
据了解,拙政江南项目是中国铁建华东公司江南院子系列第三代匠心之作,历经三年多反复打磨推敲,已成为新中式建筑的翘楚。
“作为央企,我们要对城市历史文化风貌高度负责,使项目严格遵照本地城市设计要求,与历史风貌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从形式到气质都要体现本土文化和特色,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打造时代精品。”中国铁建地产集团华东区域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包海利表示,拙政江南不是单纯的住宅建筑,更是要营造对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认同感。
“建筑与人是相互影响的,能够从内而外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环境品质。”包海利说。
古人云:“师古而不泥古。”以前人为师,学习前人的品质,提高自己现有的水平,但又不拘泥于前人的陈规,死板地照搬,而要加以变通,进行活用。这与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也颇有契合。先拿来,然后慢慢消化,经过长期锻炼会认识到如何才能去粗存精,择善而从,对于不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和现代生活场景的,懂得如何扬弃。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经过苏州市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层层审批,汇聚了苏州园林局顾问曹林娣、GAD合伙人蒋愈以及著名室内精装设计师邱德光等行业设计大咖,在园林、景观和建筑上用创新继承传统,用科技复兴人文。拙政江南的一砖一瓦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比如,采取中式风格的苏州拙政江南需要用到小青瓦,但市场上的小青瓦质量难以控制,且容易褪色,易生苔藓、杂草。公司研发团队决定对其进行重新打造,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反复试验,不断优化方案,终以钛锌板为材质,在保留传统小青瓦形式的同时,让屋面瓦更加简洁大气,且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即使经历百年风霜,依旧历久弥新。
钛锌瓦仅是该公司产品创新的一个缩影,拙政江南在屋面戗角、屋面风帽、屋面檐口、屋面瓦、屋脊头、美人靠、抱鼓石、立柱等多个方面斩获13项国家专利,该项目还荣获了美国金块奖、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缪斯设计奖等四项国际奖项,映衬出企业对文化、对产品、对品质的尊重和追求。
补钙强骨:以品质筑品牌
物理学中,势能是一种状态量,能量来源于物体的位置和高度。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品牌势能和物理中的势能形似且神异,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能量。
任何产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如果把产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品牌的原始价值,或称之为品牌的初始价值,那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还会对产品形成自己的认知价值,品牌势能就是消费者认知价值和品牌初始价值之间的正向高度差。
通过在项目中融入对文化和精工的认知,中国铁建向消费者让渡价值,这就极大增强了中国铁建地产品牌在同行、消费者中的品牌势能。这也正是拙政江南项目可以成为全国院子领域中标杆产品的深层原因。
同时,这也体现出中国铁建地产的开发实力。毕竟,在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区域市场,企业要立得住、叫得响,还是要凭硬实力说话。
“中国铁建地产品牌在华东区域的影响力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生长的。”包海利表示。除了拙政江南,中国铁建地产在华东开发的产品也深受市场认可。中国铁建华东区域公司自2010年进入杭州,持续深耕江浙沪两省一市,目前已在华东10城落子40余个项目,从刚需、改善,到打造城市封面作品,不同城市客户用真金白银的投票是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有力的认可。
这种成长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规模与品牌攀升。自2016年以来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区域公司的年度销售额从100亿元跃升至300亿元规模,产品实现从刚需刚改向高端深度改善升级,并终定型为都会雅居、度假别院和江南院子三条稳定产品线,打造成多个城市封面作品。另一方面,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和认可度持续提高。“开始进入区域市场中,我们是求着别人合作,合作中我们也只能参与工程和成本等后端管理;现在我们则成为同行的优质对象,并愿意将策划定位、规划设计、销售管理都交给我们操盘。”在中国铁建华东区域的合作名单中,不乏万科、保利、滨江这样的全国知名房企。此外,香山帮、绿城园林、易居、浙江国大、亚振家居、中奥邦成、邱德光设计等一大批业界大咖或头部团队也纷纷加入到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区域的创作阵营,共同为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品携手前行。
随着“房住不炒”深入推进,加之近年来不断壮大的高收入群体对生活方式更加精致的追求,催生了对住房消费品质升级的迫切需求。直观的体现就是,这种需求已从建筑物理空间延伸到社区服务空间。中国铁建地产认为,这就倒逼行业要持续在产品和服务中增强健康、绿色、智慧和文化等价值创造力。
这背后包含着中国铁建对于企业发展的思考:企业的品牌度高不是靠打广告,更多是依靠产品力与服务力。为此,在产品打造中,中国铁建地产将物理空间升级为搭载一整套智慧化系统和智慧服务资源的智慧空间,为客户提供优质综合生活解决方案。其中,中国铁建华东区域公司持续升级迭代“美好家”生活服务体系,向教育、健康、服务、智慧、社区文化等客户需求细化延伸,营造高品质居住空间、丰富多元社区文化圈层。
把握大势:服务城市更新新阶段
进入后地产开发阶段,快周转、冲规模已不奏效,存量运营、资产盘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Wind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城市核心区位土地供给持续下降。仅以上海为例,2014年~2019年新增土地供给5年复合增长率为-4.5%。2014年~2020年土地总供给中,非核心区占比97%,中央商务区仅为3%。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由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再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国家吹响了推动城市更新的号角。紧随步伐,不少城市跟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7个省市积极跟进、完善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和法规。土地和区位的稀缺,辅以政策东风劲吹,使得城市更新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基于确定性宏观趋势进行长期规划,这是中国铁建地产一以贯之的策略。
“十四五”期间,立足城市化新阶段、新特点和新需求,中国铁建地产提出了“一体两翼、多点支撑”的战略转型方向,在做强做优做大传统住宅开发的主赛道业务之外,公司聚焦布局轨道交通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和产城融合片区综合开发作为赛道性业务,实现业务多元和运营机理互补,培育新兴业务增长点;积极布局康养、持有资产运营、海外等业务为支撑点,赋能支持主赛道业务的同时,作为战略储备性业务培育发展。
“在集团公司整体的转型升级趋势之下,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区域公司必然一马当先,争取跑在前面,作出更大贡献。”作为华东区域新任掌舵者,包海利也在积极谋划中国铁建华东区域公司的发展路径。
据介绍,未来华东区域公司将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充分利用中国铁建全产业优势和央企优势,坚持跨界跨境整合细分行业优质资源,在对区域经济、交通、产业等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用战略眼光进行长线和前瞻性投资布局。将投入更多精力在创新经营和创新业务上,积极通过对接资源、借用外脑等方式快速提高创新经营能力,参与到轨道交通TOD、产城融合综合开发、城市旧改等业务之中,以开放的思维拓展市场,实现企业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更多美好城市品牌,服务客户美好生活。